2025年10月19日星期日

体验街道社区食堂:一顿温暖又实惠的午餐

 这趟上海探亲,我特意跟姐姐去了位于杨浦区江浦街道新开的社区食堂。这个食堂就在小区的门口,才运营两周,场地宽敞明亮,环境整洁,可与品牌快餐厅媲美。



食堂供应的品种琳琅满目,有冷菜类,干锅/炖菜类,蒸菜类,炒菜类,煎档类,主食类。






各类菜品明码标价,比餐馆便宜。60岁及以上的老人可以办一张老年人优惠卡,在已经很优惠的价格上再打8.5折。

食堂提供免费茶水和粥,中午还有免费豆浆。米饭可以无限添加。


名为社区食堂,其实对公众开放,任何人可以用餐。中午时分,餐厅里坐满了附近的居民——有白发老年夫妇,也有匆匆进餐的上班族。那一刻,温暖的烟火气与城市的现代节奏和谐交融。

我们三人点了粉蒸肉、烤鸭、干煎带鱼、烤麸、红枣南瓜、腐竹、葱油芥兰苗和咸肉菜饭,共计103元。姐姐有老年优惠卡,享受8.5折优惠,最终实付88.45元。菜品新鲜, 家常口味,价廉物美。




88元的三人午餐)

政府的隐形力量

近年来,上海大力推进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,其中老年助餐服务是重要一环。街道与民政、商务部门共同推动社区食堂建设,通过政府引导 + 企业运营 + 社区协同的模式,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吃到可口、实惠、放心的饭菜。
政府对经营者提供了多项政策支持:

  • 运营补贴:根据老年人就餐人次给予补贴,一般每餐13元,部分街道对独居、困难老人还可额外补助。
  • 租金减免与水电优惠:社区食堂多设在街道公共用房或社区中心,享受租金优惠,水、电、燃气均按民用标准结算。
  • 建设补助:对新建或改造食堂,政府一次性提供设备与装修支持,用于厨房设施、无障碍通道等。
  • 绩效奖励:对群众满意度高、服务规范的食堂,街道还会给予年度奖励,激励持续提升服务。

城市的发展,不止体现在高楼与地铁,也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民生项目里。一顿家门口的午/晚餐不只是实惠,它让城市生活有了味道,也让公共服务有了温度。


2025年10月19日 写于上海
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