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18日星期二

参观上海罗丹艺术中心,欣赏世界大师的不朽作品

 周末,上海秋高气爽。外甥带我们游览世博文化园。2010年上海举办了世博会。在黄浦江畔的世博会原址上,现在建成了一个大公园。

“上海罗丹艺术中心”馆址是原世博会法国馆,由建筑师雅克·费尔叶(Jacques Ferrier)设计。 建筑占地约 8000 平方米,展览空间约 4200 平方米。 建筑设计轻盈、现代,立面 “漂浮” 的结构使空间视觉开放,强调与环境的融合。



上海罗丹艺术中心(全称:上海市浦东新区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)是由法国罗丹博物馆(Musée Rodin)授权,在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以罗丹为核心的艺术机构。

罗丹被视为现代雕塑之父,是20世纪雕塑革命的奠基者,是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之一。

奥古斯特·罗丹,1840– 1917年,生于巴黎一个工人家庭。14岁进入小教堂艺术学院La Petite École),接受绘画、雕塑等基础训练。由于未能考入巴黎美术学院,他长期以工匠、雕塑师助手维生。直到40岁后才真正受到艺术界认可。

上海罗丹艺术中心正在举办罗丹:现代雕塑的启承“Rodin: Figure Charnière vers la Modernité”)的展览,展出 约 106 件真迹,展品形式丰富,涵盖雕塑、绘画、影像、陶瓷等。

罗丹艺术中心的建筑像一座四合院,中心的庭院中矗立着一座罗丹的代表作品《思想者》的铜像(真迹在展览馆中)。参观从四楼开始,逐渐向下走,结束于二楼。

那天巧遇馆长吴静女士亲自做讲解。

(与吴静馆长合影)

罗丹的代表作和成名作的真迹都在这次展览中与观众见面。

展馆的开始部分展示了罗丹的雕塑老师卡里那·贝勒斯的作品。贝勒斯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家之一。25岁时罗丹在贝勒斯的的工作室当助手,在那儿罗丹完善了雕塑艺术的技能。


(贝勒斯的作品)

展览馆展出的都是当前世界罗丹作品的顶级收藏。

《青铜时代》是罗丹的成名之作,真正奠定其艺术地位的第一件重要雕塑作品。《青铜时代》刻画一位年轻男子从沉睡或昏昏迷蒙状态中觉醒,身体略微扭转,双臂上扬。整体姿态表现出原始人类对于生命意识的苏醒,象征人类文明萌发的原初时刻。塑像精确描绘肌肉、皮肤与动作中的紧张感。1877年罗丹在巴黎展示此作品后,引发轰动和争议。许多评论家认为这件雕塑太真实,无法想象有人能靠手工塑造出如此逼真的身体,从而指控罗丹偷用真人石膏翻模。罗丹极力反驳,甚至公开展示他工作中的泥稿与草图,最终才平反。这场争议反而让罗丹一战成名

(罗丹的成名作品《青铜时代》)

另一件当时引发争议的代表作是《巴尔扎克》(Balzac)。巴尔扎克是法国文学巨匠。1891年法国政府给罗丹付了一万法郎的定金,定制一座巴尔扎克的雕像。罗丹花了近8年时间完成了令自己满意的作品。可是法国政府拒收,认为雕像太丑了,像一只披着斗篷的企鹅,并要求罗丹退还一万法郎定金,外加3千法郎的利息。直到罗丹过世20年之后,人们才真正认识到这个作品的艺术魅力,成了罗丹的代表作品之一。

(罗丹的代表作《巴尔扎克》)

在展览馆中亲眼目睹了罗丹最具象征意义的雕塑代表作,世界最著名的雕塑之一《思想者》的真迹。《思想者》最初并不是独立雕塑,而是罗丹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创作的巨型青铜门 《地狱之门》 的一部分。

在《地狱之门》中,《思想者》坐在门顶上方,象征诗人但丁俯瞰地狱、沉思人类命运,灵感来自《神曲》。后来由于其感染力太强,罗丹将它独立放大,成为今日最著名的版本。



(罗丹最具象征意义的雕塑代表作《思想者》)

 (罗丹毕生创作的巨型群雕《地狱之门》,内含超过 200 个人物形象)

上海罗丹艺术中心的镇馆之宝:《吻》。此件作品是上海罗丹艺术中心的永久展品。《吻》也源自《地狱之门》中的人物。灵感来自但丁《神曲·地狱篇》中著名的一段悲剧爱情:保罗(Paolo)和弗朗切丝卡(Francesca)。他们因偷情相爱,被弗朗切丝卡的丈夫杀死,灵魂永远被困在地狱的狂风里。罗丹提炼出他们热情拥吻的一刻,表达一种 瞬间的爱、永恒的悲剧。


(上海罗丹艺术中心的镇馆之宝《吻》)

吴馆长介绍说,上海罗丹艺术中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得以让罗丹的真迹在上海展出。她希望更多的中国艺术爱好者能目睹这些世界级瑰宝。

罗丹展览的门票价格是120元人民币,60岁以上长者半价。现场工作人员均为志愿者。昨天(周六)整个上午只有几十位参观者,或许他们应该做更好的宣传。


王惠豫 2025年11月16日 上海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